29.82
总分:100分58
741个品牌12
皮革行业共61个品牌27
纺织行业共126个品牌33.60
总分:100分169
1516个品牌22
皮革行业共61个品牌38
纺织行业共157个品牌品牌委派专人推进在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
品牌公布并至少每年更新在华供应商名单,涵盖环境影响较高的供应商工厂,并通过供应商环境地图等形式公开披露供应链环境信息;或品牌全面推动在华供应商(其中包含环境影响较高的供应商)通过蔚蓝生态链或其他自动化系统,关注自身的环境合规表现并承诺及时就环境违规问题进行公开说明,接受公众对其环境表现的监督。
品牌通过蔚蓝生态链或其他自动化系统检索并关注供应商的环境合规表现,并推动供应商通过蔚蓝生态链或其他自动化系统关注自身的环境合规表现。
品牌公开要求供应商合规,向利益方承诺推动供应商整改,推动问题供应商及时就环境违规产生的原因、整改方案或已经采取的整改措施、环境合规现状进行公开说明,推动高环境风险的供应商验证整改有效性或持续披露整改及环境合规信息。
品牌将环境管理延伸至供应链化学品生产、使用与排放环节,公开披露供应链化学品环境管控要求。
品牌将环境管理延伸至供应链污水产生、处理与排放环节,公开披露供应链污水管控要求。
品牌将环境管理延伸至供应链的固体废物运输、利用、处置环节,公开披露供应商固体废物管控要求。
品牌尚未公开披露绿色物流管控要求。
品牌尚未推动供应商自主管控供应链环境风险。
品牌开始测算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或披露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或开始管理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
品牌设定并公开披露提高供应链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减排目标,并披露目标完成进展。
品牌通过线上互动和/或线下活动,引导公众了解其提升在华供应商环境绩效的良好案例。
CITI 指标 3.2 关注品牌如何将环境管理延伸到供应商使用的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并推动固体废物的减量;总分 12 分,分指标 3.2.1 和 3.2.2 依据不同行业按系数折算,系数详见《CITI指数评价指南》附录II。
评分中,由于不同行业直接和间接的热点排放源不同,一级指标中的测算披露(15%,产品碳足迹指标2.3.1(4%)不纳入折算)、碳目标设定(14%)、碳目标绩效(14%)、减排行动(43%)依据不同行业参考值或实际排放权重折算。CATI指数评价权重参考值详见《CATI指数评价指南》。